一尾鱼“游”出近百亿产值|贵州省生态渔业产业发展观察
- 作者:向莉君
- 来源:当代先锋网
- 发布时间:2025-08-03 12:16:38
夏日的黔贵大地,碧水潺潺,水净鱼欢。借助域内的好生态,贵州生态渔业产业呈现喜人成效与强大发展韧性。
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水产品养殖面积102.07万亩、产量29.52万吨、渔业产值超92亿元。渔业一产规模持续扩大,鲟鱼产量霸榜全国第一。
这一亮眼数据背后,是贵州紧紧围绕“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核心目标,在夯实产业根基、政策精准发力、企业韧性突围的多向奔赴下,蹚出的一条独具贵州特色的生态渔业发展之路。
“一亩水养一条鱼”
——好水养出高品质生态鱼
位于贵阳市观山湖区的兴达兴游乐园“贵水黔鱼”配送中心,工作人员随时在选鱼、称重、切片,忙得脚不沾地。自5月开门迎客以来,该园区就以“一条鱼”吸引来大批“吃货”。
“顾客现场点单,我们现场处理上餐,确保每位顾客都能吃到第一口鲜。”园区负责人倪明媛介绍,日销量大的时候能达3000斤。作为“贵水黔鱼”养殖链销售端,该园区的鱼来自三板溪水库、黔中水库等大水面养殖。
兴达兴游乐园“贵水黔鱼”配送中心里的暂养池
搜索点开兴达兴一条鱼小程序,5.9斤的花鲢售价348.1元,单价59元,高出市场价一倍多。高价为何还能换来高销量?好品质是关键。
在锦屏县三板溪水库大水面增养殖基地,一框框刚捕捞上岸的鲢鱼、鳙鱼被拖到准备好的船舱中,准备按订单发往市场。
作为国家级水产生态养殖和健康养殖示范基地,三板溪养出的有机鱼深受粤港澳大湾区、北京、上海等地市场青睐。2024年,贵州省生态渔业锦屏县有限责任公司回捕成鱼200万斤,产值3000余万元。三板溪还在2024年被评为全国大水面生态增养殖渔业典型案例。
人放天养,鱼主要以水库中的浮游生物为食,不需人工投饵,产出的鱼肉异常鲜美。贵州省生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王根南介绍,综合计算下来,一亩水域面积才能养一条成鱼。
贵州省域内流淌着4697条河流(湖),排布着2407座小(2)型及以上水库,何以让这碧水“生金”,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2018年,贵州取缔网箱养殖,全面推行“零网箱·生态鱼”渔业发展,生态渔业成为全省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当年,经贵州省委、省政府批准,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注资成立的国有独资企业——贵州省生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聚焦大水面增殖渔业和生态环保型冷水鱼养殖两大主业,贵州鱼开始走向高品质生态鱼养殖模式。
密布的河网成为发展生态渔业的绝佳保障,经过近7年的发展,贵州省生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已累计签约大水面生态渔业养殖面积45万亩,打造了黔中平寨水库、三板溪水库等大水面增殖渔业示范项目,实现产业9个市州全覆盖,基本形成了苗种繁殖、养殖生产、水产品加工、冷链物流、流通销售、餐饮等一二三产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好生态成最响亮名片
——“贵水黔鱼”品牌附加值不断提升
全省119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9.2%,247个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为98.4%,23条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省水利厅2024年底发布的一组数据充分展现贵州全省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趋势。
好生态是生态渔业最好的“金子招牌”。在6月底举行的“贵水黔鱼·沪享未来”生态渔业上海专题招商活动上,以“人放天养、自然生长”的贵州鱼赚足目光。香辣鱼干、鱼子酱、鱼辣椒等系列产品一上桌就紧抓与会者味蕾,尝过后,大家竖起大拇指连连点赞。
从2018年建立“贵水黔鱼”公用品牌,“贵水黔鱼”已成为贵州品质生态鱼的标识。同时,我省各地的生态渔业也呈现出各自的特色,贵州鲟鱼、三板溪有机鱼、万峰湖生态鱼等名声在外。
养殖人员在观察鲈鱼长势
今年7月,我省鲟鱼出口订单喜人。黔东南州施秉恒泉水产养殖有限公司15吨鲟鱼出口越南,贵州远大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8吨鲟鱼出口越南……东南亚国家陆续发来的订单正是对“贵水黔鱼”品质的认可。
在贵州省渔业协会,一张“贵州省品牌价值评价结果通知书”让贵州省内158家鲟鱼养殖业主兴奋不已。依据品牌价值评价有关国家标准,经专家评审、技术机构测算、品牌评价发布工作委员会审定,地理标志区域品牌“贵州鲟鱼”品牌价值超9.6亿元。这不仅是贵州鲟鱼产业发展的里程碑式突破,更是对贵州生态渔业品质与品牌的强力认证。
贵州省渔业协会会员部兼咨询部副部长姚沁池介绍,目前正全面了解全省153家会员单位需求,协会将从融资、养殖技术、参展拓展市场等方面给予帮助,不断提升“贵水黔鱼”品牌,让贵州高品质生态鱼占据更大市场。
培育良种,精准化养殖
——贵水养出高效益鱼
养鱼不用去现场,点开视频监控即可全方位查看;通过数字化智慧鱼池养殖系统操控,水温、溶氧、PH值等实时知晓,就连喂鱼都能实现自动投喂……在位于天柱县邦洞街道三团村的中邦渔业鲈鱼养殖基地,智能可视化养殖模式让精准养殖成为可能。
作为我省养殖鲈鱼单品最大的基地,当前鲈鱼年产量约200万斤。“我们在做数据收集,看什么样的水质、水温最适合鲈鱼生长,什么时间段长得最好,找到鲈鱼的最佳养殖数据,最终实现精准化养殖。”贵州中邦渔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圣华介绍,目前公司还处于养殖磨合期,待整个养殖能力、养殖技术提升后,产能将提升至少1.5倍。
中邦渔业鲈鱼养殖基地的视频监控
养殖技术不断创新,种苗孵化培育也在稳步推进。“这个土鲶鱼苗好,上个月我刚买了3000尾,今天再买1.5万尾一起养,今年收入差不了!”在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朱家场镇茅坡村的贵州省生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贵水黔鱼苗种基地,渔业养殖大户龙杨辉一边选苗种一边计算今年的增收账。
占地379亩的苗种基地水面养殖面积达248亩。自2021年5月建成投用后,随即成为我省最大的苗种生产、培育基地,每年有2000万尾鱼苗从这里“游”向全国。
目前贵州全省鱼苗产量超72亿尾,鱼种1.44万吨,除了鲤鱼、草鱼、鲟鱼及鲇鱼、鮰鱼、黄颡鱼等地方主要品种外,还繁育出生态禾花鲤、蛙、甲鱼、生态小龙虾、生态泥鳅等特色品种。
省生态渔业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继续聚焦“品种、品质、品牌,规模化、绿色化、标准化、市场化”发展,抓好我省生态渔业工作。行走黔山贵水间,一尾尾鱼正畅游浅底,划开生态渔业发展之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向莉君
编辑 刘力维
二审 王淑宜
三审 岳振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从篮球热到稻花香,来看“村BA”后花园的丰收故事
水车不断转动,蝉鸣伴随着浓郁的稻香宣告着秋天谷物的丰收。台江县台盘乡阳芳村,因紧邻“村BA”发源地台盘村,其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环境特点,被誉为“村BA”的后花园。